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条件平台 | 正文
科学研究
条件平台
国家枣种质资源圃(库)
发布时间:2021-10-10     文章来源:    浏览:




世界红枣在中国,中国红枣在国家枣种质资源圃。被誉为“世界红枣大观园”的国家枣种质资源圃(库)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内,是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和财政部三部共建共管、“六五”期间首批成立的、惟一的国家级枣专一性种质资源圃和共享服务平台,迄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史,最大树龄超过60年。

研究方向:枣种质资源本底调查和收集保存、起源演化、遗传多样性、鉴定评价及功能基因研究、新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优良种质生长发育与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和枣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发示范。

总体目标:所保存的枣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和研究水平、工作条件,应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建成为国家一流的枣种质资源保存和科研教学基地和生物多样性的展示园。培养建设学科特色鲜明、区域优势突出、持续创新能力强,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枣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技术和人才聚集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研发对特色优势枣产业具有显著支撑引领作用的标志性自主创新成果。

简史和现状:1959年开始枣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保存,1965年建成山西枣原始材料圃,1979年确定为国家枣种质资源圃,1986年开展系统鉴定评价,2000年承担农作物种质保护专项,2005年和2017年两次实施改扩建种子工程,2006年建立枣野外科学观测站,2011年建成枣种质资源共享平台,2013年建立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2015年和2019年分别组建山西和国家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9年确定为山西省枣种质库,2020年确定为国家园艺库枣分库,2021年承担国家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资源圃现占地面积165亩,保存枣和酸枣种质资源980份,已建成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种质保存数量最多、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基础设施完备、仪器设备齐全、研究手段先进、管理技术一流的现代化国家枣种质资源圃。

建设平台:国家枣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枣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山西省枣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枣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山西省枣种质资源库。

成果效益: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国家枣种质资源圃,结合表型农业性状和DNA分子标记数据构建了代表枣种质遗传多样性的核心种质库。制定了枣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鉴定评价技术规范,系统鉴定种质580份,筛选优特异种质126份。优化完善了枣cAMP、cGMP和黄酮等功能性营养成分测定方法,系统鉴定分析了300份种质资源的8种功能性营养成分,筛选高含量种质68份,首次得出了枣为蔗糖积累型和苹果酸优势型果实的结论。搭建了拥有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合作交流、人才培养和科普宣传等诸多服务功能的国家枣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基地。每年为全国枣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公司企业、种植合作社和个人提供种质资源实物、信息及技术支撑服务逾千人(份)次。先后获科技成果奖励11项,其中包括枣育种技术创新及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国家果树资源圃的建立、主要性状鉴定和优异种质筛选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出版了枣种质资源专著《中国枣品种资源图鉴》《枣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等国家级著作2部。制定了《枣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程 枣》行业标准2个,已成为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制定《枣树更新复壮技术规程》《枣树改接换种技术规程》《鲜枣冷棚设施栽培技术规程》《临黄1号枣树栽培技术规程》省地方标准4个。选育了金谷大枣、金昌1号、临黄1号、晋赞大枣、冷白玉、早红蜜、早脆蜜、迎秋红等枣新品种8个,其中国审2个;抗裂性状突出的临黄1号等品种在枣主产区吕梁地区推广面积已达20万亩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科苑路1号  邮编:030815
电话:(0354)6215019 传真:0354-621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