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助推县域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9月9—25日,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山西农业大学(大宁)苹果产业研究院院长赵旗峰带领研究院核心成员杨廷桢、蔡华成等科研人员,分阶段深入山西大宁县三多乡、昕水镇、曲娥镇开展全链条技术服务。此次服务聚焦当地矮砧密植果园生产关键环节,通过“实地示范+精准指导”模式,为果业标准化种植与品牌建设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团队成员针对当前果园管理核心需求,重点围绕脱袋时机、采前水肥管理及采后分级三大关键环节开展指导。在脱袋环节,专家们结合果实成熟度、果皮颜色及近期天气变化,现场示范脱袋操作要点,强调“分批次、选时段”脱袋,避免果实受强光灼伤,确保果品着色均匀、品质上乘;采前水肥管理方面,团队提出“控氮增钾、适度补水”的科学方案,指导果农通过叶面施肥提升果实糖度与硬度,同时提醒合理控制灌溉量,防止果实裂果;采后分级环节,专家们带来标准化分级标准手册,现场演示果实大小、色泽、瑕疵等指标的判定方法,助力果农实现果品精细化分类,为后续品牌包装与市场溢价打下基础。
服务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与果农面对面交流,耐心解答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手把手传授实用技术。当地果农纷纷表示,专家的指导“接地气、干货多”,有效解决了生产中的困惑。此次技术服务不仅提升了果农科学种植水平,更推动了大宁县矮砧密植果园标准化生产进程,为县域果业打响品牌、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