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学生走进果树研究所,开启为期40天的暑期实习实训之旅。此次实习实训旨在推动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助力其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所院联动育人、深化科教融合的具体实践。
开班仪式上,副所长王勇详细介绍了实习实训的整体计划:前期以组织筹备、进入各课题组熟悉果树所环境为主;中期采用“上午实践+下午理论”的模式,上午在各种质资源圃和试验园开展实地学习,下午聚焦果树种质资源、育种及关键栽培技术等内容进行理论授课;后期则以果树资源调查、栽培管理等田间作业为核心。丰富紧凑的安排让同学们对后续学习规划一目了然,也为“学得会、用得上”的实训目标打下基础。
党委书记、所长赵旗峰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寄予深切期望。他强调:“书本知识是根基,真正的成长必须扎根田间地头。大家既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学习、传承、发扬果树人精神。希望通过此次实习实训,同学们既能在田间巩固理论基础,又能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实打实的锻炼。”他特别指出,“实践不仅是提升技能的途径,更是接触行业、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唯有走进田间、贴近产业,才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实现个人成长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开班仪式结束后,首场专题课程随即展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葡萄育种岗位科学家、果树研究所葡萄种质创制与利用创新团队成员董志刚研究员,以《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及育种进展》为题授课。他结合多年科研实践,从葡萄的分布、起源、传播,到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再到资源育种及成果转化,系统解读了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前沿技术,为同学们打开了葡萄种质资源研究的认知窗口,助力其深化对该领域的理解。
当日下午,同学们走进葡萄种质资源圃,开启期待已久的田间实践环节。赵旗峰亲自带队,详细介绍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的建设历程、资源保存现状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核心作用,并现场讲解示范葡萄夏季修剪的操作要点。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同学们围拢聆听,纷纷认真记录关键内容。
随后,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葡萄种质创制与利用创新团队成员黄丽萍副研究员,结合实际种植情况,详细讲解不同葡萄品种的生长特性、果实品质特点,以及配套栽培模式与针对性管理要点,帮助同学们直观理解品种特性与栽培管理的紧密关联。
理论讲解结束后,同学们分组开展实操练习。在科研人员的现场指导下,大家手持修枝剪动手实践,将上午的理论知识与下午的示范要点灵活运用到实操中。田间虽忙碌不停却井然有序,每个人都在亲手操作中感受着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成长乐趣。
此次实习实训不仅助力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学生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让他们深刻领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相信在后续实践中,同学们将持续以积极态度投入学习,收获更多宝贵经验与知识,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